达克罗金属表面处理方法,由美国Diamond Shamork 公司发明。这种工艺处理方式的目的是对付盐水对金属的腐蚀。当时在欧美一部分地区,冬季为道路清雪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在道路上撒盐,使雪快速融化,但雪化后成为了腐蚀金属的盐水,造成对汽车零件的迅速腐蚀,需要不断更换受腐蚀的零件。这使许多汽车制造厂商为此大伤脑筋,为解决这个问题,Diamond Shamork公司开发出耐盐害优异的金克洛金属,接着又开发出了膜厚很薄的使用在金属零部件上的达克罗涂层。Diamond Shamork公司于1973年与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合资成立了Nippon.Darro.shamork 公司(NDS),于1976年在法国成立了DACKAL公司,将全球市场划分为亚太、欧非和美洲三大块,进行达克罗技术的推广。
达克罗涂层具有环保、高耐蚀、高耐热、无氢脆、极佳的渗透性和可再涂性,并有着优异的耐侵蚀性与耐化学药品性
达克罗涂层尽管看起来非常象电镀锌,但它不是镀锌,而是一种涂覆层,经涂装后烘烤形成的基本成分为无机物的膜层。
1、涂层是由多层鳞片状锌、铝迭交而成,控制了水分和氧对基体表面的渗入速率,对钢铁基体提供了良好的障碍防护。
2、处理液中六价铬,对锌、铝片处于受控的钝化保护状态抑制了腐蚀速度。
3、锌、铝层因电极电位低,在氧化过程中,可充当牺牲阳极保护。
电镀锌和达克罗涂层耐蚀机理的差别:
电镀锌是在铁基体上通电沉积金属锌,在其外部进行铬酸盐光泽处理的化学覆盖膜,使其耐蚀性大大地增强,然而这种铬酸盐光泽转化膜是极薄的铬酸盐复合膜(xCrO3•yCr2O3•nH2O),其厚度一般只有0.05-0.2um左右,而且这种铬酸盐膜加热到100℃附近时则会因结晶水消失而受到破坏,于是失去了铬酸盐光泽处理的效果,以后基本上只能靠锌的自我牺牲保护了。此外,铬酸盐处理膜易于划伤,一旦伤痕达到基材,则该部分就会生锈。而达克罗处理因为是在300℃以上的温度下进行烘烤成膜,涂层是多层鳞片状锌、铝片迭加而成,而每层锌、铝片处于受控的钝化保护状态,锌、铝片被控制住不会出现随便浪费锌,形成白锈而影响耐蚀性能,更不像镀锌只有最外层的铬酸盐膜,达克罗涂层中的锌已充分起到自我置换防蚀作用,达克罗涂液中铬酸对金属锌发生钝化作用时,同时也对铁基体也起到钝化作用,所以涂层具有优异的耐热耐腐蚀性。
达克罗